5月13日,日本央行減少購債數額,市場廣泛解讀為是防止日元持續貶值的最新信號。實際上,近期由于美聯儲降息預期延后,多國央行選擇降息或透露近期貨幣政策調整的信號,多國也采取了相應的干預措施以應對匯率波動加劇等風險。
貨幣政策分化趨勢日漸清晰
面對美聯儲推遲降息的預期,多國央行正根據各自國內情況選擇貨幣政策,實施適度降息或發出早于美聯儲降息的寬松信號。
巴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8日決定,將基準年利率調降0.25個百分點,從10.75%降至10.50%。這是自2023年8月以來,巴西央行基準利率連續第七次下調。在本輪降息周期開始前,基準利率高達13.75%。不過,本次降息幅度僅為以往六次每次調降0.5個百分點的一半。
巴西央行在其官網公報中指出,降息0.25個百分點的決定,是基于當前通貨緊縮進程放緩、通脹預期不穩定以及充滿挑戰的全球形勢,這要求貨幣政策保持冷靜和適度。
隨著歐洲各國通脹回落,市場目前普遍認為,歐洲央行將在6月正式啟動降息。
歐洲央行發布的4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絕大多數成員同意維持利率不變,部分成員認為降息條件已經具備。
英國央行近日連續第六次維持基準利率在5.25%不變,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皮爾稱,全球利率變動可能不太同步;在經濟沒有大干擾的情況下,英國央行將在未來幾次會議上考慮降息。一些跡象顯示英國經濟活動正在復蘇,通脹和經濟增長出現“令人鼓舞的跡象”。
加拿大央行警告稱,如果利率走勢不符合市場預期,一些資產的價格可能會突然出現回調。央行的金融穩定報告稱,在快速、激進的緊縮政策之后,市場“越來越關注利率何時下降以及下降多少”。這重新激發了風險偏好,并推高了資產價格。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和各國政策轉向幅度很大程度取決于美聯儲動向。在最近一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5.25%-5.5%不變,并表示在經濟數據顯示通脹率向美聯儲2%的目標邁進之前不太可能降息。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承認美國貨幣政策舉措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但表示本輪貨幣政策周期并沒有像過去幾次那樣引發全球市場動蕩。
多國匯率和經濟受影響
今年以來,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前景發生變化,美元持續走強給拉美和亞洲多國的匯率以及經濟帶來了顯著影響。
今年以來韓元兌美元匯率已下跌超過5.5%,成為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4月中旬韓元兌美元匯率下跌達到最低谷,在4月16日,韓元匯率更是跌破1400大關,韓元兌美元匯率年內跌幅達7.3%。
韓國京畿大學經濟學教授蔡熙律表示,由于美元走強導致進口物價上漲,尤其是最近國際油價以及谷物價格都在上漲,而韓幣匯率在下跌,對韓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更大。
彭博社7日報道稱,韓國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原材料進口,但隨著韓元不斷走弱,原材料進口的成本越來越高,這會讓不少沒有進行匯率套期保值且過度依賴外部原材料的中小企業頗為頭疼。
日本也出現匯率動蕩風險,日元今年以來遭遇猛烈拋售,美元兌日元匯率一度升破160大關,日元匯率年內貶值幅度超10%。
巴西雷亞爾兌美元今年已累計貶值逾4%。墨西哥比索從4月份觸及的近九年高點回落了約3.5%。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通過比發達國家央行更早加息、將利率提高至比發達國家更高的水平,成功抑制了物價上漲。然而,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高位的決定正在影響這些央行放松銀根的能力,并導致這些國家的貨幣走軟,如果美聯儲在更長時間內維持利率不變,可能會損害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雖然全球金融環境放松可能會為新興市場降息打開大門,但“利差迅速收窄可能會重新引發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
拉美、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也感受到了美國借貸成本高于預期所帶來的壓力。
部分國家采取應對措施
為了應對貨幣政策分化導致的匯率波動風險,多國政府已對相關沖擊實施干預措施。
據彭博社報道,5月13日,日本央行將5-10年期日本國債購買金額從4750億日元減少至4250億日元,減少金額達500億日元。文章指出,這一行為增加了市場對日本央行采取貨幣政策行動的預期。前不久,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警告稱,如果日元走勢對通脹產生重大影響,央行可能會采取貨幣政策行動,進一步警告日元近期大幅下跌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實際上,市場猜測日本政府已于4月29日、5月2日兩次進行市場干預,導致日元匯率反彈,日元暫時擺脫快速下跌態勢,當前在155日元兌1美元一線附近波動。
兩次“干預”后,市場對可能發生的第三次“干預”感到警惕,空頭拋售顧慮增加,小心翼翼在日本政府的干預“底線”之上尋找空間。
由于今年以來印尼盾貶值嚴重,印尼央行選擇在4月底實施緊急行動,意外加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上調至6.25%,為今年首次加息。
盡管如此,分析師仍普遍質疑印尼央行加息舉措的有效性,加息可能在短期內有助于遏制印尼盾繼續貶值,但長期看不足以刺激印尼盾升值。一方面,印尼盾的走勢仍將取決于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另一方面,印尼央行的政策能否吸引外資進入印尼也將是決定印尼盾走勢的關鍵。
類似的干預措施也發生在韓國,為抑制外匯市場韓元的疲軟走勢,韓國4月份的外匯儲備創下19個月以來最大降幅。韓國央行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韓國外匯儲備減少約60億美元,是近兩年以來最大幅度的減少。韓國輿論擔憂,目前的情況同1997年經濟危機前面臨的情況有類似之處,韓國須保持警惕。